DB3415∕T 68-2024 黄芩栽培技术规程(六安市)

ID

8FF762B09C2B42D399EC0CC47F17C269

文件大小(MB)

0.31

页数:

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38 3415,六安市地方标准,DB 3415/T 68—2024,黄芩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2024 - 08 - 21发布,2024 - 08 - 21实施,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415/T 68—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六安市益生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皖西学院、六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六安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华萍、刘志超、李莉娅、孙云开、陈潇潇、张新芹、祝学珍、王业才、张远国、陈存武、方吉男、刘文丽,DB 3415/T 68—2024,1,黄芩栽培技术规程 黄芩栽培技术规程 黄芩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芩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25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环境条件,栽培地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5 整地,选地 5.1,宜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施肥 5.2,整地时,每667 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 kg~2000 kg或者有机肥100 kg或者(氮20-磷10-钾15)配方肥25 kg~35 kg, 深翻土壤30 cm以上,整平耙细,作畦 5.3,畦宽约120 cm,畦沟深30 cm。畦间距30 cm~35 cm,DB 3415/T 68—2024,2,6 繁殖,选种 6.1,宜选择品质优、抗性强、高产的登记品种或当地主栽品种,种子繁殖 6.2,6.2.1 种子处理,用40℃~45℃温水浸泡5 h~6 h或在常温下浸泡12 h~24 h后捞出,沥干水分,置20℃温度下保温催芽,待部分种子裂口出芽即可播种,6.2.2 繁殖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中旬,6.2.3 播种方法,畦面按25 cm的行距开沟,沟深2 cm~3 cm,按每667 m2播种0.5 kg~1.0 kg种子,均匀撒于沟内后覆土压实、喷灌浇水,育苗移栽 6.3,6.3.1 育苗时间,3月上旬至4月上旬,6.3.2 育苗方法,做畦,畦宽约120 cm。浇透水,将已催芽种子拌湿沙土均匀撒于畦面,用细土覆盖,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播后覆盖白色塑料薄膜或草苫增温保湿,6.3.3 苗床管理,出苗后及时撤去覆盖物。苗齐后应及时除草,适时浇水,移栽 6.4,6.4.1 移栽时间,宜为晚秋或第二年早春,6.4.2 移栽方法,起苗前5至7天,对苗床浇透水。起苗时尽量深挖,做到少断根或不断根。移栽时行距宜为25 cm、株距10 cm~15 cm、沟深15 cm,将苗摆放于沟内后,依次完成半封土、提苗、浇定植水、封土等程序,7 田间管理,间苗、定苗、补苗 7.1,幼苗出齐后,苗高5 cm时间苗,苗高10 cm时定苗。缺苗时应选择阴天带土移苗补栽,DB 3415/T 68—2024,3,灌溉排水 7.2,宜配备喷灌、滴灌等灌溉设施。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忌漫灌。地表有积水时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田地周围应与畦沟连接,保证排水垄沟畅通,避免低洼地种植,追肥 7.3,7.3.1 土壤追肥,定苗后或植株返青后,每667 m2追施尿素6 kg~8 kg、过磷酸钙15 kg、硫酸钾7 kg,三肥混合后开沟施入、覆土,土壤干旱时应浇水后追肥,7.3.2 叶面追肥,幼苗进入旺盛生长期时,每667 m2叶面喷施浓度百分之一的尿素200 g、浓度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氢钾50 g。7月中旬以后,黄芩根系进入快速生长期,每667 m2叶面喷施浓度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氢钾150 g、浓度百分之一的尿素100 g,摘蕾打顶 7.4,非留种田,蕾后花前,及时摘蕾打顶,除草 7.5,封行前及时中耕除草,8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防治原则 8.1,以预防为主,宜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8.2,主要病虫草害名称、症状和防治方法见附录A。用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9 采收,通常9至11月份或者在早春解冻后及萌芽前,深挖栽植2至3年的根茎。采挖后的黄芩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DB 3415/T 68—2024,4,A,A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措施,主要病虫草害及防……

……